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
新聞稿
職業傷病服務處
112.05.02
2351

職災預防及重建中心滿周年,要當職災勞工的靠山

挺職災勞工,勞動部捐助成立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去年4月29日揭牌成立,至今已經屆滿一周年。中心的成立,象徵我國職災預防及重建邁入新的里程碑,這一年來不僅擴大對職災勞工的服務量能,亦提供職業傷病診治及重建更多更有感的服務,陪伴職災勞工一起度過難關,健康重返職場。
 

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下設職災勞工重建服務處、職業傷病服務處、職業衛生健康服務處、職災預防技術處、機械設備技術處及行政管理處,透過六處合作協力, 除了協助職災勞工,亦積極協助企業落實職業災害預防管理。
 

大幅縮短職業疾病鑑定案判定時程

對於職災勞工來說,發生職災後首要問題,就是相關醫療及後續療養照護, 職業傷病服務處近一年來協助推展職業傷病診治整合性服務,提升職業疾病診治品質,並進行職業病鑑定案件專業調查評估,結果發現,在傷病服務處介入後,職業疾病鑑定案判定時程亦明顯縮短,減少勞工等待的時間。
 

在勞工職災診治照護方面,目前全台逾百家職業傷病相關醫療機構,每個禮拜週間職業傷病門診合計約達300診次,平均每天職業傷病門診達60診次,從去年中心成立至今年3月底,共計11個月,平均一週有470人次的勞工就診治療,累計期間就診人次達2萬2560次,經由職業傷病門診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診 治與個案管理師之個管追蹤服務並通報之職業病有1,568例、職業傷害有3,878 例,現場亦提供中心相關職災協助資訊,給予勞工實際的關懷。
 

而最新統計也顯示,目前針對職業疾病鑑定案件,傷病服務處邀集職業醫學 專業調查團隊調查評估的時間也明顯減少,其中職業疾病鑑定案件縮短65天、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案件(過勞)則縮短12天,專業調查評估效率平均提升24%,有效降低勞工等待時間。
 

規劃設立一站式服務站 陪伴職災勞工再出發

職災勞工重建服務處為提升職業災害勞工重返職場的效能,除統籌職能復健、社會復健與職業重建資源外,並積極輔導復健機構取得勞動部認可資格、稽核重建服務品質與建立審查機制、培訓重建專業人才等,讓職災勞工的重建之路,不再孤單。
 

其中,為陪伴職災勞工重新出發,使其獲得適切的服務,職災勞工重建服務處積極建立職災勞工重建服務個案管理流程,且因112年度1月1日起職能復健專業機構正式運行,同時亦聚焦協助職能復健機構建置整合性服務流程,並連結不同領域專家進行31場次輔導訪視,協助機構解決執行面困難,期能完備職能復健重建服務網絡。
 

此外,職災勞工重建服務處平均每月接獲60-80通民眾諮詢電話,詢問發生職災後的自身權益問題,以及如何申請職災給付等,同仁均一一協助勞工解決問題,另也幫助雇主瞭解職災發生後應如何協助職災勞工,並於全台6縣市進行職災勞工重建服務宣導,提高民眾、雇主對於職災勞工重建服務資源認識。
 

展望未來,本處計畫設立一站式的示範服務站,整合職業醫學、社會復健、 職能復健、職業重建服務等服務項目,讓職災勞工可以得到個別化的專業服務,服務站預計引進先進國家重建服務技術及硬體設施,並開發符合本國就 業市場之職能評估設施,讓職災勞工可以安心休養,且在適當時機參與復健,藉由職業重建專業人員協調,及早回到工作職場。
 

強化營造業減災推廣 滿意度高達九成

職災預防技術處主要係針對高風險事業、中小型營造工程減災及職災預防輔導,以及發展職業安全衛生技術與人才培育,在輔導企業職災預防上, 首先在營造業減災,完成營造四化技術推廣研討會6場次,共計327人次參與,滿意度高達9成。同時也辦理高風險、營造、臨時性中小事業單位專業輔 導共計660處中小型臨時工地,3361件次,同時亦針對外送員交通意外事故辦理3場次預防宣導,強化企業與勞工本身的風險意識。
 

至於未來的工作重點,除深化我國整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相關制度與安全衛生文化之發展,加強弱勢族群職災預防推廣,將進一步引進新科技辦理減災推廣,運用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無人機、物聯網、影像辨識技術等, 協助事業單位預防職災發生。
 

協助掌握工作場所職災危險因子 強化勞工健康保護

職業安全衛生與健康,是每個勞工的基本權益,也是事業單位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職業衛生健康服務處致力於職業災害預防,整合及連結職業健康資源,結合專業人員在職訓練,強化勞工健康保護。
 

根據勞保局統計,民國109年及110年職災給付當中最常見的職業病,其實就是勞工肌肉骨骼危害,為了提升勞工健康管理,職業衛生健康服務處辦理新版 KIM 關鍵指標檢核實務訓練,提醒勞工留意人體所能負荷的重量,找出職場造成肌肉骨骼危害的潛在高風險因子,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另亦辦理特定化學物質與銦作業危害預防等相關專業訓練共13場次計559人次,平均滿意度93.1%,前後測平均成長28.0%。
 

致力推廣機械設備危害預防

根據職災類型與媒介物之關係資料顯示,與機械設備有關之職業災害佔比約 40%,其中主要災害類型為夾、捲、刺、割及擦傷,在職業災害中占很高的比例。基於本質安全、源頭管理及技術服務的指標,機械設備技術處為保障勞工職業安全及健康,致力於推廣機械設備危害預防。
 

機械設備技術處於民國111年於全國共舉辦了25場「機械設備安全防護技術及源頭管理宣導活動」,參與事業單位達1,354人次,反應熱烈且效果顯著。活動結束後,許多參與者紛紛表示,透過此次宣導活動,讓他們對機械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視機械設備的安全性。今年將持續推動相關的宣導及輔導活動,增加至45場次,目標輔導50家以上機械維修廠 提升維修保養能力及評鑑作業。另將對現行危險性機械設備代檢制度進行研析,擬定未來精進之方向,目前全國有10萬餘座危險性機械設備,目前以行政委託方式,委由民間非營利法人管理代行檢查機構,於第一線擔任安全把關重任,勞動部於民國111年成立非營利法人,未來代檢機構的發展,也將朝向提升代檢公信力、代檢及業務技術升級等方向努力。
 

職災預防及重建中心統籌及推廣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及服務網絡,提供勞工及家屬有感細緻不漏接的專屬服務,勞動部長兼中心董事長許銘春表示,一直到今年,經勞動部認可、全國職業傷病診治暨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已達15家,且每家醫院均配置職業傷病個案管理師,協助弱勢勞工掛號、初診服務,進行個案追蹤管理,且主動協助勞工申請相關補助。希望透過中心整合職災勞工服務資訊,適時提供職災勞工所需,包括一開始的醫療、職能復健機構介入,到中後段的復工或轉介職業重建資源,目的在協助勞工儘早原職場復工或再就業。
 

「我們希望提供職災勞工一站式的整合服務,一旦接觸到我們,就是我們服務的對象。」中心執行長何俊傑表示,中心主要負責職業災害預防與重建工作,為民眾與勞動部、職安署、勞保局甚至是勞動力發展署間的橋樑,若勞工發生職災,傷者亟需重建關懷服務,中心將由專人協助勞工進行職業傷病診治及重建服務,並提供請領職災給付資訊,讓勞工無後顧之憂,健康重返職場;若無法回返原職場,中心也會協助轉介至勞動力發展署。
 

適逢職災預防及重建中心成立屆滿一周年,為了擴大對職災勞工的服務量能,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整合多項職災勞工數位服務,推出 Line 官方帳號,範圍涵蓋職業傷病診治及重建服務,即日起就可加入,職災勞工若發生職災需要協助,卻遇到惡老闆不聞不問,求助無門,此時亦可運用中心 Line 官方帳號尋求協助,只要在中心 Line 選單上直接在對話框輸入提問,本中心人員將主動聯繫,預約安排專人1對1服務。
 

另為提供職災勞工更友善便利的職業傷病整合性服務,中心 Line 官方帳號選單亦可選擇其他服務,勞工可進一步了解受傷後的工作能力評估諮詢、量身訂做復健訓練,以及職務調整/職務再設計諮詢服務等,替勞工打造合適的復工計畫,此外,中心 Line 官方帳號也整合全台職業安全衛生相關訓練課程、 研習活動,提供更即時的職業安全衛生相關資訊,讓勞工不幸遭遇職災也能迅速找到協助資源與解決之道,且在中心的陪伴支持下,做好心理調適,順利重返職場,恢復日常生活。現在就加入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 Line 官方帳號吧!

Prev Next